在基層一線,抓落實更在于小案與細節!
編者按
基層法院的工作,落腳點就在一個個具體案件上,成效也體現在辦案的點滴細節里。
咸豐法院為了1.8萬元的執行款,干警星夜奔襲570公里;合作社遇到難處,3個工作日就完成了信用修復——這些案子看著不大,卻關系著群眾最實際的需求。通過“穿透式”調查找到財產線索,讓98%的案款在15天內到賬,給企業留足流動資金,這些細節透著務實與用心。正是這樣從點滴處發力,才實現了超12個月未結執行案件“清零”,核心執行質效指標位于全州乃至全省前列。
咸豐法院讓我們看到基層法院抓落實的模樣:把“小案”辦扎實,把細節做到位,就是對司法為民的最好踐行,也是推動工作質效躍升的關鍵所在。
8月12日從恩施州咸豐縣人民法院獲悉,今年上半年,該院以硬核舉措推動執行工作全面躍升,執行完畢率 、執行標的到位率、首執案件終本率、審限內結案率、平均結案時間等核心執行質效指標位于全州乃至全省前列。
被執行人沈某名下無財產且找不到人,執行干警通過“穿透式”財產線索調查,精準鎖定在長沙隱匿經營的沈某,咸豐法院“速執團隊”連夜研判,奔襲570多公里,蹲守4小時,干警現場識破謊言并釋法明理,促其當場轉賬履行1.8萬元。返程途中再出擊,于鄰市堵截另一被執行人吳某,促成1.7萬元債務清償。
執行干警們調查走訪、耐心調解與果斷執行,不斷探索執行手段,線上查控與線下調查相結合,充分運用信息化執行,借力網絡查控系統、智慧執行平臺等,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得到妥善處理,讓勝訴當事人的權益得到切實兌現。
2025年1至6月,咸豐法院首次執行收案950件,疊加2024年舊存99件。該院執行干警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平均59.06天就能辦結一起執行案件,更實現了審限內結案率99.07%、超12個月未結案件“清零”。
為提升執行質效,咸豐法院執行局優化人員配置,構建了“執行指揮中心+專業化小組”作戰體系,指揮中心從1人內勤擴容至5人實體化運作,實現查控、送達、案款管理等全流程中樞調度;分設涉金融、涉企、簡案(3萬元以內)、普案(3萬元以上)四個專項小組,精準攻堅不同類型案件,“簡案快執、繁案精辦”成為常態。
聯動協同凝聚攻堅合力。接收交叉執行案件48件,其中12件取得實質性進展。持續推進“執破融合”機制,成功盤活3家企業資源,釋放市場活力。清倉終本案件353件,執行到位金額5683.99萬元,讓“沉睡”案件重新產生司法效能。
在剛性執行之外,咸豐法院也用“柔性舉措”傳遞司法溫度。
“預留30%流動資金,讓我們能正常發工資、購原料!”咸豐縣某礦業負責人感慨道。面對這家陷入債務糾紛的企業,執行干警沒有“一執了之”,而是協調債權人給予6個月寬限期,最終該企業通過生產經營還清120萬元欠款,實現“活查封”到“活發展”的轉變。
這樣的善意執行并非個例,網拍專員全程跟進某商鋪拍賣,3次組織看樣、2次解答咨詢,最終溢價15%成交,買賣雙方都點贊。案款管理專員每日督辦,確保98%的案款15日內到賬,讓勝訴方早日拿到“真金白銀”。
信用修復機制成效顯著,更顯溫情。某農業合作社因一時困難被納入失信名單,經營受阻,咸豐法院引導其履行義務并啟動快速修復通道,3個工作日完成信用修復,幫助合作社順利獲得30萬元春耕貸款。從2023年9件、2024年12件到2025年僅2件的信用修復需求,見證著司法對誠信經營的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