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湖北法院在行動
襄陽南漳東鞏法庭法官背著國徽到偏僻山鄉開庭
“他們可能需要幫助!”近日,仙桃法院執行干警周波、鄒剛在執行途中,發現路邊一名抱著小孩的婦女情緒激動,不停呼救。
周波和鄒剛馬上下車詢問情況。原來,小孩因不慎摔倒昏迷。其母想盡快趕往醫院,卻一時沒有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十分焦急。
“別擔心,有我們呢!馬上就到醫院了!”眼見孩子情況危急,執行干警當即表明身份,用警車將小男孩和其母親送往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警燈閃爍、警笛鳴響,執行干警一邊勸慰著小男孩母親,一邊時刻關注著小男孩情況。七公里的路程,僅用不到十分鐘便趕到。直至小男孩病情穩定,執行干警才調轉車頭,再次踏上執行征程。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湖北各級法院延伸審判職能,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多形式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出多種形式的為民利民惠民便民的實招。
進社區、進村莊辦實事
不久前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一場特殊的國家安全普法宣傳活動,在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舉行。
前來進行普法宣傳的,是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們。繼2020年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雙報到”后,省法院與東龍社區建立了法治宣傳長效機制,將每周四確定為“法治進社區日”。
活動現場,法官們懸掛橫幅、設置展板、發放《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手冊、設立法律咨詢臺,向群眾傳遞、講解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知識,共發放法律資料1000多份,提供法律咨詢100余人次。這場活動是省法院結合黨史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
前不久,省法院15名法官驅車130公里,奔赴大別山深處的扶貧村——黃岡市英山縣方家咀鄉葫蘆盆村,開展油茶植樹活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過去幾年,省法院先后投入近640萬元、其他渠道籌集資金440余萬元,用于改善葫蘆盆村基礎設施。按照“四好農村公路”標準,葫蘆盆村先后拓寬、硬化通村通組公路7.5公里,配套建設提水泵站1座、修建排水溝渠750米,安裝村主干道路燈120盞。
公路修通后,扶貧工作隊在穩定葫蘆盆村原有特色經濟茶葉種植基礎上,幫助村里大力發展新產業,建立了50畝油茶種植基地、40畝綠茶基地、50畝香榧基地、15畝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戶油茶、綠茶種植面積超過200畝。
2020年底,葫蘆盆村實現整體脫貧出列,139戶38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巡回法庭開到偏僻山鄉
5月12日,嘉魚法院值班室出現了溫馨一幕:3名女法警輪流照顧著一名4個月大的嬰兒,她們一會給孩子喂牛奶,一會輕聲安撫哭鬧的孩子。
當天上午該院審理一起案件,開庭前,被告人張某麗獨自帶著4個月大的孩子前來參加庭審。面對執勤女法警的詢問,張某麗面露難色,她解釋道,自己不住在嘉魚,實在找不到人幫忙臨時照看孩子,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孩子來開庭。
為保證庭審能順利進行,讓張某麗安心地參加庭審,執勤女法警充當“臨時媽媽”,輪流幫忙照顧孩子。一小時后,庭審結束,走出法庭的張某麗從女法警手中接過孩子,連連道謝。
最近,一條短視頻在抖音平臺成了爆款。視頻中,襄陽市南漳縣東鞏法庭的4位青年法官背著國徽,蹚過河流、穿越小路、翻山越嶺,將巡回法庭開在百姓家門口。
“原告已經84歲高齡了,如果讓她來法庭開庭,往返車程就需要3個多小時。”東鞏法庭副庭長王坤介紹,東鞏是南漳最偏遠的鄉鎮,交通不便。本著為群眾辦實事的初衷,王坤和同事們決定把國徽帶上,采取巡回審理的方式到山上開庭。
“這起贍養權糾紛案很有教育意義,把法庭開到老百姓的家門口,不僅方便了當事人,對其他村民也能起到普法宣傳作用!”南漳法院副院長陳濤說。
經過法官們的釋法說理和現場協調,5個子女當場簽字,達成調解協議,八旬老人的贍養糾紛得到解決。
“雖然辛苦,但很值得!”東鞏法庭法官助理孫銀月說,能幫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心里感覺特別欣慰。
“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
“感謝調解員的辛苦付出,不到1小時就拿到了法院的裁定書,沒花一分錢就把問題解決了,心里穩當了!”近日,在漢陽區法院調解室,13起勞務合同糾紛調解圓滿成功,當事人一再表示感謝。
這背后,是湖北各級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的成果——成立訴前調解團隊,聯合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律師公證機構等搭建多元調解平臺,完善委托調解、委派調解、司法確認等工作機制,加強司法調解業務指導,使更多矛盾糾紛高效化解在訴訟之外。
除了“一站式”多元解紛,湖北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成效顯著。
5月11日,陳女士的手機顯示,她的離婚糾紛案已經在竹山法院成功受理,案件通過隨機分案制度已經流轉給承辦法官辦理。陳女士正在廣東務工,所有的資料都是經由手機在網上操作的,只需要在開庭時到達指定位置即可。
在湖北各級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湖北移動微法院”小程序、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跨域立案服務平臺等一站式訴訟服務點,均設置在醒目位置,辦事群眾不僅可以在人工服務窗口辦理外,也可通過郵寄資料、網上立案、網上送達等多渠道進行選擇。
為滿足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全省法院不斷推動科技手段與執法辦案、訴訟服務深度融合,完善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努力讓群眾解紛“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省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級將繼續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同黨史教育、隊伍教育整頓結合起來,多渠道、多方位、多舉措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