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執法辦案主責主業 打造交流互鑒比學趕超平臺
2024年10月21日,全省法院院長研討班第四期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辦。研討班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交流互鑒、比學趕超,持續做好拉練檢查后半篇文章,創建更多更優湖北法院審判品牌,以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出席研討班并全程聽取大家交流發言,隨后與院庭長一起參與互動研討。
就如何進一步辦好湖北法院院長研討班,打造好交流互鑒、比學趕超的平臺,游勸榮強調:
一是要切實突出審判執行亮點。各位中基層法院院長在研討班上作工作交流,“用力”要精準平衡,突出特色亮點、突出創新舉措,切實把本單位成熟的做法、管用的經驗講明白、說清楚。要通過研討班曬出工作實績、曬出工作實效,亮出審判實踐中創建的品牌、過硬的招牌。比如鄖西法院介紹的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做法,房縣法院服務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特色經驗,很具體、很形象,為法院院長做好工作交流打了“樣”,作了示范,值得肯定和學習借鑒。
二是要堅持辯證看待成績與問題。每一位與會人員都要仔細聽、認真記、深入想、有所得。做得較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存在的不足,也要結合自身實際對照反思、引以為戒,切實把研討班交流互鑒、比學趕超的初衷落到實處。無論是作工作交流的法院,還是提問、點評的法院,既要看見成績,也要提出問題,既要善于發現長處,也要敏于查找短板,堅持以辯證思維切磋研討,真正把相互學習與相互批評有機融合起來。
三是要善于刨根問底。在問答及點評環節,要大力提倡刨根問底。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追問工作具體是怎么做的,面臨哪些瓶頸困難,解決了哪些堵點痛點,關鍵要害在哪里,切實讓研討交流更加具體化、具象化,從小切口解剖好麻雀。
游勸榮強調,研討班在選取作工作交流法院時,既要有先進法院分享經驗,也要有相對落后法院擺出問題供大家剖析解難;既要隨機抽取提問點評,也要鼓勵更多的院長、庭(處)長自發參與。研討要進一步聚焦執法辦案這一主責主業,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主責主業就是辦案,優化營商環境要靠辦案來實現,服務大局要靠辦案來實現,公平正義也要靠辦案來實現。案子是怎么辦的,案件是怎么管的,合議庭的作用怎么發揮,閱核是如何實施的,審判委員會運行是否高效等等,要緊緊圍繞審判執行和辦案具體實踐,進行深入、務實、系統的交流研討,為推動湖北審判事業高質量發展聚智賦能。
本次研討班上,十堰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宏,十堰市鄖西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黃瑩,十堰市房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凱,分別作匯報交流。
十堰市法院“未結案件”由2020年底的4244件下降到2021年底的3119件、2022年底的1723件、2023年底的1270件;“一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由拉練檢查前的127件下降到目前的15件;“上訴案件移送時間”由拉練檢查前的140.11天縮短到目前的49.01天;“平均結案時間”由拉練檢查的63.65天縮短到目前的49.22天。全市法院“上訴率”由2021年底的17.92%下降到2022年底的15.55%、2023年底的15.14%。十堰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宏談到。十堰法院聚焦主責主業,以精細管理促推審判質效提升。努力將“質量優先、兼顧效率、關注效果”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審判管理之中。聚焦“降本增效”,以創優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大局。全市法院依法清理退出失信名單企業1268家,為十堰城市綜合信用指數躍居全省第一作出法院貢獻。十堰中院在全省中級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考核中先后斬獲2021年度第三名、2022年度第一名、2023年度第二名,為十堰市實現全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四連冠”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聚焦“生態優先”,以高質量環境司法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建立環資審判“六個一律”工作機制,打造生態司法保護“十堰模式”,該機制入選全省法院首屆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微創新”優秀案例。十堰法院“建設生態司法修復基地,讓受損生態得以修復”的做法,寫入2022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聚焦群眾期盼,以全面審務公開提升司法公信力。今年以來,全市法院依法應當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公開開庭率98%,兩級法院共組織庭審觀摩活動60余場,巡回審判530余場,旁聽群眾3萬余人。聚焦智慧賦能,以數字法院建設助力審判工作現代化。2022年來,全市法院網上立案22787件,網上繳費率保持在85%以上,年均線上送達案件60000余件,電子送達率保持在90%以上,在線委托鑒定率和辦理保全率均為100%,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聚焦選育管用,以能力作風建設推動隊伍好中向優。全市法院新進領導班子26人,提拔任用76名80后、90后干警擔任中層正副職,完成147人次干部職級晉升,89名法官等級晉升,對重點崗位和風險崗位輪崗交流520人次,激活隊伍“一池水”。聚焦區域優勢,以特色法院創建夯實基層基礎。以打造“一院一品”為抓手,千方百計服務好地方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司法保障地方經濟發展作用。
鄖西法院呈現調解率同比大幅提升,上訴率、申請再審率、首執案件終本率同比大幅下降的“一升三降”良好態勢。該院黨組書記、院長黃瑩介紹,十堰市鄖西法院堅持全市法院“1368”工作思路,重點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府院聯動、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深化環境資源審判、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完善落實審判管理機制等方面切入,著力創建“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示范法院”,工作成效獲縣委縣政府肯定。
2023年審執質效綜合排名全市第3,比2022年提升4位;結案率98.82%,位列全市基層院第3,比上一年提升4位;超12個月未結案件比為0,率先在全市實現了長期未結案件清零,并持續保持清零狀態;2024年1至9月,結案率92.17%,位列全市基層院第1。房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凱介紹,房縣法院堅持“136”總體工作思路,重點在“政治建設、審執質效、服務大局、司法為民、改革創新、隊伍建設”六個方面持續發力,創建“服務文旅產業發展示范法院”品牌,工作獲市中院肯定,榮獲2023年度“示范法院”創建工作優勝單位,得到市級以上榮譽表彰11項。
“部分審判質效指標距離上級法院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差距,上訴率、申訴申請再審率等審判指標劣于合理區間。全市法院基層基礎還比較薄弱,偏遠地區的人民法庭辦公設備、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茅箭區法院脫薄工作還需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壓茬跟進推動。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問題還需著力突破。”王宏對十堰法院問題不遮不掩。
研討班上,現場隨機抽選鄂州市鄂城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國旗,宜昌市興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苗濤,荊州市洪湖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郭鵬作為提問人,他們分別從在訴中調解矛盾激烈、難度大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較高的問題,行政審判“一個引領、兩個機制,三個保障”的具體實施情況,法院如何服務當地文旅產業等方面進行提問。
現場隨機抽選隨州中院、荊門中院、大冶法院、石首法院、嘉魚法院等地法院院長作點評發言。
省法院班子成員、廳級干部,省法院機關各部門中層正副職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全省各中基層法院中層副職以上領導干部在視頻分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