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宗案之二:真假“好太太”
編者按
從直播間下單的瑕疵產品致損糾紛,到“好太太”商標侵權案,再到“假一賠十”承諾的司法裁量,案例背后折射出消費維權從“事后救濟”向“源頭治理”的深刻轉變。在“剁手”與“避坑”的博弈中,司法既嚴懲惡意欺詐,也警惕“職業打假”濫用規則。
在第43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湖北高院聚焦消費領域新現象、新問題,聯合媒體選登刊載涉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消法六宗案”。以司法之力為消費者權益筑牢防線,為市場秩序注入誠信底色。
法治是消費信心的基石。當“共筑滿意消費”從主題化為行動,當每一份判決書成為誠信的注腳,我們相信,唯有司法剛性、監管韌性、企業責任與消費者理性同頻共振,方能織就更安心、更溫暖的消費之網。
02案例二
六宗案之二:真假“好太太”
對于許多曾經
裝修過房子的消費者來說
“好太太”晾衣架并不陌生
但你家里的“好太太”產品
不一定是正宗的“好太太”品牌
近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涉及“好太太”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被告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及其多家關聯公司構成共同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應賠償原告廣東好太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000萬元。該案引起了極目新聞記者的高度關注,記者對這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案情回顧
廣東好太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最初主要從事生產晾衣架業務。2017年,企業登陸A股上市,有“晾衣架第一股”之稱。
2000年6月,廣東好太太公司獲核準注冊第1407896號“好太太”商標,核定使用商品類別為第21類晾衣架,有效期至2030年6月。2005年以來,該商標多次被官方認定為馳名商標。
2012年4月,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成立,登記經營范圍為木制品、家居裝飾用品、金屬材料、建筑材料等的銷售,以及裝飾工程施工。2014年7月,該公司注冊12068437號“好太太”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發光板、非金屬注模、發光輔助材料。除此之外,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還接連注冊“Haotaitai”“Haotaitai 好太太 好生活”“智慧好太太”“智慧好太太家居館”等商標,使用類型包括獸醫用制劑的銷售、混凝土建筑構件,以及可視電話、電鎖、電子監控、電門鈴等裝置。
經查實,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的登記監事為丁某娟。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江蘇好太太投資公司、江蘇好太太科技公司、蘇州好太太公司相繼成立。三家公司成立后,先后獲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授權,使用含有“Haotaitai”“好太太”文字的商標。而丁某娟同時擔任這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登記監事。
2022年12月,廣東好太太公司委托取證人員,在武漢市硚口區某家居批發城內的店鋪內,購買一把價格為1600元的智能門鎖。其包裝盒上標有“Haotaitai”“智慧家居我有好太太”等字樣,以及江蘇好太太公司的企業名稱。該門鎖及所附門卡上均有“Haotaitai”標識。
而在登記主辦單位為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主頁網址為“*****”的網站中,大量使用了“好太太”和“Haotaitai”標識。該網站首頁頂部位置則標有“20年專業致力于智能門鎖行業”文字。此外,網站的品牌榮譽欄目中,則出現了“好太太在家居建材市場十多年的耕耘……這一切都讓好太太無論推出晾衣架,還是……”等表述。
據此,廣東好太太公司認為,江蘇好太太及其關聯公司侵害了其商標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遂起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
一審中,廣東好太太公司主張被告賠償1000萬元。但一審法院依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的條款,判決江蘇好太太方面賠償400萬元。
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均提起上訴。原告廣東“好太太”認為一審法院判賠400萬元過低;被告江蘇好太太方面則堅持否認其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江蘇“好太太”方面提出,智能鎖與晾衣架并非類似商品,購買案涉智能鎖的消費者不會將其與廣東好太太生產公司及其晾衣架產品混淆。
對此,湖北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人指出,智能鎖和晾衣架均屬于家居產品,在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存在相同之處。
此外,種種證據顯示,無論是在商標標識的使用,以及各關聯公司網站的宣傳語中,江蘇好太太方面都存在將自身與馳名商標廣東好太太相關聯的故意。
二審法院查明,江蘇“好太太”及其關聯公司注冊的“Haotaitai”“Haotaitai 好太太 好生活”“智慧好太太”等商標,均已在電鎖等相對應的產品類型上,被宣告無效或不予注冊。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查明,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于多個類別共申請注冊了包含“Haotaitai”“好家好太太”訴爭商標在內的305件商標,其中包含“法拉蒂”“得力”“史丹利”“紅旗重工”“寶馬控股”“奔馳高科”“清華紫光”“方太”“北大方正”等多件與他人具有較強顯著性或較高知名度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對于這一現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學龍指出,對于攀附馳名商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理應予以堅決打擊。
法官說法
“馳名商標較之普通商標而言,積淀了更多的勞動付出,凝結了更高的‘商譽’,具有更高的價值。”湖北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案涉惡意注冊行為,直接造成廣東好太太公司損害再次擴大,且該損害無法通過商標法相關救濟程序根本解決,應納入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保護。
二審期間,廣東好太太公司主張有關賠償的證據,來源于江蘇好太太家居公司及關聯公司在其他案件中提交的銷售任務合同、訂購合同、銷售發票,該合同和發票銷售金額一年累計超過5000萬元。
按銷售額的20%利潤計算侵權獲利,其一年內的侵權獲利賠償基數至少為1000萬元。而江蘇好太太方面的侵權行為,已持續多年。
因此,二審法院對本案適用懲罰性賠償,全額支持廣東好太太公司1000萬元的賠償請求。此外,湖北高院判決江蘇好太太方面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審中,江蘇好太太方面提出了管轄權異議。對此,湖北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人解釋,知識產權案件應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是被告住所地法院來進行管轄。
就本案而言,武漢顯然在好太太品牌的市場范圍內,且侵權行為在武漢確有發生,廣東好太太公司可以在有侵權行為發生的任一個城市提起訴訟。
近年來,湖北法院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努力打造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優選地。早在2017年2月,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正式設立,這是全國首批、中部首家跨行政區域管轄知識產權案件的專門機構。
2020年以來,湖北高院審理的小米公司對美國IDG公司提起的禁訴令案、香港米其林訴上海米芝蓮商標侵權案等案件,在業內引起極大反響。